“银河”流过元大都——从天文的关系看元代什刹海的象征意义
北京在历史上是一个水网密布、河湖众多的水乡城市,因水而生、因水而兴。“水”承载着京城的漕运,滋润着皇家的园林,维系着百姓的生活,丰富着文人的诗歌……“水”为北京城市的发展提供水源、保障补给,同时也在“润物无声”的存在中塑造着北京城的灵魂,给北京城带来生命和活力。
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,北京城曾经水网纵横的景象已积淀成一种城市印迹,这些“水迹”承载着北京的水韵风情,见证着城市的沧海桑田。“京城水迹”栏目,以水寻史,于水观城,旨在向大家讲述京城河湖水系的历史风韵、发展变迁,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城的水文化。
关于北京什刹海,
元代学者欧阳玄写过这样一首词:
《渔家傲》
八月都城新过雁。西风偏解惊游宦。
十载辞家衣线绽。清宵半。家家捣练砧声乱。
等待中秋明月玩。客中只作家中看。
秋草墙头萤火烂。疏钟断。中心台畔流河汉。
中心台位于元大都的几何中心,旁边“河汉”不是天上闪烁的群星,而是地上的流水,如同天上的银河。
银河比天更高、更远,几乎是诗人想象力能触及的,最远的远方。李白曾在诗的结尾中写到银河:“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”;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。欧阳玄在元大都中心台畔,看到眼前闪动的波光,也联想到银河,写出一句:“中心台畔流河汉”。
银河(图片来源:博物2011年第09期,http://www.dili360.com/nh/article/p5350c3d96fc5152.htm)
这条所谓的“银河”,是大都海子(即今什刹海前身)和通惠河相连而成的带状水体。它为什么会让诗人联想到银河呢?是因为诗人够浪漫吗?
万宁桥(编辑自摄)
也许是,也许不尽然。回答这个问题,要从天上说起。
天时与地利
在古人的世界里,天与地之间距离最远,关系最近。中国话形容一个人有学问,常说:上知天文,下晓地理。“晓地理”对于人有多重要,是明摆着的事。小品《红高粱模特队》里,赵本山有一句台词:土地是妈,劳动是爹,只要撒种啥都往出结。地,是人类生存的根本。而古人把看似冷门的“天文”摆在如此重要的“地理”前面,占据首要位置,自然有它的道理。
《夏小正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
正月,斗柄悬在下。六月,初昏斗柄正在上。七月,斗柄悬在下则旦。
《鹖冠子·环流》有也有类似记载:
斗柄东指,天下皆春;斗柄南指,天下皆夏;斗柄西指,天下皆秋;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
《夏小正》、《鹖冠子》是两部先秦时的古书,其中记载的“斗”,就是北斗七星。古人通过观测发现,北斗总是围绕一个定点旋转,这个定点就叫“天极”。
“天极”是个天文学名词。它在哪里?不好说。假如一个点落在地上,那么它的位置很容易描述。比如,我们可以说某个点在北京市海淀区某街道多少号,或者更精确地说,在北纬多少度、东经多少度。可是,天极在天上,它的位置是人们抽象出来的。天上的星星也如此,古人只能看到它们散布在夜空中,却不知道它们实际在宇宙空间中的位置。
但这不妨碍古人研究天文。通过长期观测,古人发现了星星运行的规律,逐渐建立了一个基于地球人(准确的说,是生活在北纬35°左右的中国人)视角的“宇宙模型”,来描述星星的位置。这个模型是这样的:首先,把天想象成是一颗巨大的球,大地平铺在球中央,而人们看到的天是一个半球;然后借助仪器和眼睛,把天上的星星“镶嵌”在这颗球上——这颗球叫做“天球”。天球上的星星被固定住,因此叫做恒星(恒定的星),天球日夜不停的转动,它有一条几乎固定不动的旋转轴,这条轴与天球的交点,就是“天极”。
“天球”与地球示意图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距离天极越近的星,转动幅度越小,反之则越大。最接近天极的星就是“极星”,它常年出现在北面的天空中,几乎一动不动,人们用它来辨别方向。北斗七星就在天极附近,它的形状稳定、容易辨认。斗魁上的第一星(勺子尖儿上的那颗)距天极最近,而斗柄(勺子把儿)就像一根绕着天极转动的表针,在没有任何计时设备的古代,它既可以指示夜幕降临后的时间,又可以指示一年四季的更迭。
北斗周日视运动动图(Stellarium软件动画)
今天人们仍习惯用“斗转星移”来形容时光飞逝,但人们也意识到:运动是相对的。如果跳出地球,以“日心说”的角度观测,实际上在转的不是北斗,而是地球。所谓“天球”的旋转轴,事实上就是地球的自转轴(即“地轴”)。所谓“极星”,则是地轴指向的闪耀的星球。
《夏小正》、《鹖冠子》的记载表明,对几千年前的古人而言,仰望星空不是为了探求宇宙奥秘,也不是为了儿女情长,而是为了掌握准确的时间,用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,即“观象授时”。
知天时,才能得地利。孟子曾说过: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
遵循农业生产的时间规律,粮食就多的吃不完。如果不知天时,怎么“撒种”,也不会“往出结”。天文知识有多么重要,也是明摆着的事了。
君权天授与象天设都
电视剧《水浒传》主题曲唱道:大河向东流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。《论语·为政》里有这样的话: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(拱)之。王施行德政,就如同北极星一样稳坐江山、岿然不动,子民就像星星一样拥护他,围着他转。
古人常用星体运行规律来比喻以皇权为中心的社会关系,而这一精妙比喻的背后,是一个朴素的事实。早期社会以农业为本,而农业生产依赖准确的时间,由此,先民们默契地达成“共识”:谁能把时间授予人民(颁布历法),谁才有资格成为人民的领袖。而为了巩固统治,统治者则要垄断观象授时活动,独享天文知识。“君权天授”的观念由此产生。
古人发现了星星运行的周期性规律,用假想的“天球”解决了观测星星位置的问题。可天上的星星那么多,要如何归类和命名呢?
凭借长期观星积累的天文知识,古人逐步构建了“三垣二十八宿”的体系,包含1464颗星。这个体系庞大又复杂,但构建它的基本原理很简单:就是把相邻的星连成图案,组成一个“星官”,再根据方位分成几组,各自命名——和西方的“十二星座”差不太多。
大约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天文学的体系已奠立完备,中国传统星官的命名已基本完成。公元1190年左右,天文学家黄裳把这个庞大又复杂的体系刻在了石头上。
苏州石刻《天文图》(拓本)
(图片来源:西安晚报)
仔细看这张图的中央就会发现,它几乎是人间社会在天上的复制品:地上有皇宫,天上有紫微宫;地上有皇帝,天上有天“帝”;地上有太子,天上也有太子。总之,地上有什么,天上就有什么。这种命名方法本身,就充分体现了天文与皇权之间的密切关联。
“君权天授”不是一句空话——它不只体现在星官的命名上,还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。“象天设都”,就是“君权天授”在城市尺度上的、具象化的表达,顾名思义,就是通过城市形态规划,模拟天上的星象——天上有什么,地上就有什么。
银河缘起
回到最初的问题:元大都中心台畔流过的河,什么会让诗人联想到银河呢?这或许与元大都“象天设都”的规划思想有关。
《日下旧闻考·卷五十三》引《元一统志》记载:
大都之中,旧有积水潭,聚西北诸泉之水,流行入都城而汇于此,汪洋如海,都人因名焉。肇造都邑,壮丽阙庭,而海水镜净,正在皇城之北,万寿山之阴。……遂建澄清闸于海子之东。有桥南直御园通惠河碑,有云:取象星辰紫宫之后,阁道横贯,天之银汉也。拟迹古昔,恣民渔采,泽梁无禁,周之灵沼也。
《元统一志》是元代官修的地理总志,关于“海子”的记载也很准确。“有桥南直御园……取象星辰紫宫之后,阁道横贯,天之银汉也”这句话,描述了元大都“象天设都”的方法。
“紫宫”即紫微垣,即“中宫”。“阁道”是奎宿中的星官,由六颗星组成。“银汉”即银河。它们之间的关系,在《史记·天官书》有清晰的表述:紫宫左三星曰天枪,右五星曰天棓,后六星绝汉抵营室,曰阁道。
紫微垣附近星官图(含天枪、天培、阁道)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紫微垣左边三颗星叫“天枪”,右边五颗星叫“天培”,后面六颗星跨过银河通往“营室”(即室宿),叫阁道。结合上面的文字,再将元大都平面图与上文展示的“石刻天文图”对照,会发现如下对应关系:
元大都平面图(图片来源:《元大都内部河湖水系的空间分布特点》,邓辉)
石刻天文图局部
紫宫(紫微垣)→宫城
阁道六星→万宁桥
银河→海子-通惠河水系
由此可见,“中心台畔流河汉”,不只来源于诗人的想象力,还有“象天设都”的观念在起作用。
“象天设都”作为元大都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,不只体现为建筑和水系的布局。元大都中心台旁边,有一座“通天”的高楼。
《日下旧闻考·卷五十四》引《析津志》记载:
齐政楼,都城之丽谯也。东,中心阁。大街东去即都府治所。南,海子桥、澄清闸。……齐政者,书璇玑玉衡,以齐七政。上有壶漏鼓角。俯瞰城堙,宫墙在望,宜有禁。
“齐政”二字,取《尚书》之中:“璇、玑、玉衡,以齐七政”的含义。《尚书》中这句话,历来有不同的解释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给出了最具影响力答案:北斗七星,所谓“旋、玑、玉衡以齐七政”。
北斗七颗星的名称早在先秦时已确定,它们依次为: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摇光。无论“七政”的含义如何,“璇、玑、玉衡”与北斗的关系已经很明确了。
北斗七星图
几千年前先民曾用北斗计时,而齐政楼上的“壶漏鼓角”,正是计时和报时的工具——它的名称、功能以及在大都中心的位置,都与天上的北斗相呼应,因此具有神圣的地位。
回顾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可以发现,有“银河”的都城,不只有元大都。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的都城——秦咸阳,也有银河流过。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记载:
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。先作前殿阿房,东西五百步,南北五十丈,上可以坐万人,下可以建五丈旗。周驰为阁道,自殿下直抵南山。表南山之颠以为阙。为复道,自阿房渡渭,属之咸阳,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。
【秦始皇三十五年的咸阳格局】(图片来源:秦咸阳规划中象天法地思想初探,作者 / 徐 斌、武廷海、王学荣)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载的“象天设都”模式
这段文字记载了秦始皇三十五年,营建上林苑阿房宫的大致情况。“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”中的“汉”,就是银河,与渭河相对应;阿房宫和咸阳宫,分别对应天极所在的紫微垣和室宿。
《水经注·渭水》引《三辅黄图》也有类似说法:
渭水贯都以象天汉,横桥南度以法牵牛。
唐洛阳城中也有银河。《新唐书·卷三十八》记载,洛阳城中有“洛水贯其中,以象河汉”。
唐洛阳城平面图(图片来源:《大遗址保护与展示中的城市交通规划实践——以隋唐洛阳城宫城区交通疏解为例》,作者 / 李鹏阁、刘 洋)
洛水上的有桥名为“天津”,不是天津市的“天津”,而是“女宿”中的一个星官;天津桥向北通向皇城,名为“太微城”;皇城北面是宫城,名为“紫微城”。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美国历史地理学家保罗·惠特利(Paul Wheatly),写过一本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著作《The Pivot of the Four Quarters:A Preliminary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and Character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ity》(四方之极——中国古代城市起源与特征初探)。他给中国古代都城起了一个生动的名字,叫做“宇宙-魔力城市”(Cosmo-magical City)——城市与宇宙呼应,从而具有一种“魔力”。
沿着“君权天授”到“象天设都”这条线索,我们理解了“魔力”的实质:它是一种“向心力”,维系着皇权至上的社会秩序。
“星星还是那个星星”
今天的星空和几千年前几乎没什么差别,正应了那句歌词:星星还是那个星星哟,月亮还是那个月亮。如果以不变的星空,来衡量我们生活的世界,也应了那句歌词:河也不是那条河哟,房也不是那座房。曾经的元大都早已消失,由于水源减少、城市建设量增加,海子的面积在明清时期不断缩减,变成今天的什刹海。海子边的齐政楼,经历过多次毁坏和重建,变成今天的鼓楼,伫立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。人们不再需要听它报时,却依然对它心怀敬意。
根据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-2035年)》的要求,老城保护与存量更新是首都核心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。随着修订版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》2021年3月1日起的实施,老城整体保护工作进入了新时代,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也将进入新的阶段。“构”、“疏”、“显”、“引”、“补”五大规划核心明确了这个地区将从过度的商业化,转向文化、生态、民生等全方面健康有序的发展,充分体现了老城历史风貌的回归。
围绕首都重大战略部署,什刹海将建设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。宁静的西海,开阔的后海,繁华的前海,记忆中的什刹海又回来了。
愿什刹海的水越来越清澈,可以在夜晚泛起点点波光。愿北京城的夜空越来越干净,可以让银河的星光穿越宇宙空间,撒在什刹海的水面上。
参考资料
[1]勃阑兮…[等]撰, 赵万里校. 元一统志[M]. 中华书局, 1966.
[2]熊梦祥. 析津志辑佚[M]. 北京古籍出版社, 1983.
[3]于敏中等编纂. 日下旧闻考[M]. 北京古籍出版社, 1985.
[4]北京什刹海研究会. 诗文荟萃什刹海[M]. 北京出版社, 1998.
[5]冯时. 中国天文考古学[M].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 2001.
[6]冯时. 文明以止:上古的天文、思想与制度[M].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 2018.
[7]金祖孟, 陈自悟. 地球概论[M]. 高等教育出版社, 1997.
[8]贺业钜.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[M].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 1996.
[9]邓辉. 世界文化地理[M].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0.
[10]徐斌, 武廷海, 王学荣. 秦咸阳规划中象天法地思想初探[J]. 城市规划, 2016(12):65-72.
[11]唐晓峰, 齐慕实. 《四方之极》一书的简介[J]. 中国史研究动态, 1984(2):27-27.
内容合作:清华同衡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
专栏作者:苍司宇
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作知识交流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京
城
水
迹-
冷知识
天极真是静止不动的吗?
事实上,天极并非固定不动。如果在地球上用肉眼观测,天极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在天球上“移动”。北斗七星第一星名为“天枢”,“枢”有中心、中轴的含义,它暗示着北斗第一星曾经充当过早期的极星。几千年前的北斗比今天的北斗更靠近天极。
可以指示时间星星的除了北斗还有什么呢?
例如:俗语中有“天河调角,棉裤棉袄”、“七月流火”、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等说法。“天河”、“火”、“龙”都是星象。
推荐阅读
北京印迹上线!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!“图观北京”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
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是…...
京城水迹 | 北京城的水源在哪里?
您与京城,一“码”之隔!
”关注“北京印迹”平台
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
“北京印迹”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,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,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,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。
“北京印迹”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,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、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。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,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、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,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,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“北京印迹”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,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、热爱北京、保护北京、发展北京,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!